dizhi91la@gmail.com
添加时间:真正能拯救的中国的,也许不是“中国制造”,是“中国创造”。这是我们的出路。我们要卖的是不可替代的产品,不可复制的技术,而不是轻易被机器取代的廉价劳动力。而那些可能下岗的人怎么办?只能不断学习,提升自己。政府同时也进行一定的投资再教育。只有这样,才可能有办法避免“国企改革失业潮”的又一次出现。
曾担任上海银行副行长、太平洋保险总裁,年仅47岁的贺青,将在职业生涯中再战证券市场,承担起上海券商旗舰公司发展的重担。“他在银行、保险两大行业都工作过,从一线业务干起,在业务上是个全能手,同时又在两家机构都主抓过组织架构改革和战略规划,思路清晰,富有战略远见。为人正直、实干。” 一位金融高管评价说。
辽宁舰是一所航母大学1980年5月,时任副总参谋长的刘华清将军在美国海军CV-61突击者号航母上参观。美军以保密为由,不许我们触碰航母上的设施。刘华清这样一位高级将领,却像个小学生一样,看得极其认真。后来他说:“如果中国没有航空母舰,我死不瞑目。”
来源:彭博6月12日,美国5月份通胀数据出炉,在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,更提高了美联储降息的可能性。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,不含能源和食品的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同比上涨2%,涨幅低于预期;总体CPI同比上涨1.8%,也低于预期。来源:美国劳工部
这一点对于中美工人来说,并没有太大差别。大规模自动化的来临,预示着一场悄无声息的变革。当他们走出厂房时,没有人知道这是下班还是下岗。这对于未来的中国来说,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?而他们又该怎么办?对于中国来说,短期是好事,长期是挑战。因为过去40年中国之所以能成为“中国制造”,成为“世界工厂”,就是因为独特的人口红利。
所以对于许多民营制造业来说,所有的优势,也许都不如“成本优势”。哪里的成本最低,哪里的效率最高,企业就会跑到哪里。而中国,已经慢慢丧失了这种优势。所以对于机器人可以拯救中国制造的观点,我个人是存疑的。以后美国人、德国人都可以在自家制造建厂了,谁还会大老远跑来中国呢?